校友采访
傅彤:柔弱的背后是极致的坚韧和坚强
时间:2022-08-13 09:55    点击次数: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法佬汇”,采访人王迎军


傅彤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法佬汇的活动,只要有时间她都会积极参加。因为我俩都有孩子,我经常向她取经孩子的教育问题,她想念远在美国的儿子的时候,也经常跟我碎碎念。我一直以为我已经很了解她了。但经过今天四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完全颠覆了我对她的认知。今天的访谈让我真正走进了傅彤的内心,也让我见识到了法律界的大才女到底什么样。



灰色与彩色并存的童年





如果无幸一睹林徽因,那你一定要见见傅彤,我没有夸张。



在专访的某个时间里,我脑中民国第一才女的形象,跟傅彤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融合。那些生僻晦涩的哲学辩证、诗词典故,在傅彤口中如莲花朵朵,密集地穿插在专访的每段时刻。这完全不是那种生硬的卖弄,而是融会贯通后的驾轻就熟。



傅彤是内蒙人,从小生长在呼和浩特,或许是因为饱读诗书,又也许是自小体弱多病,我在傅彤身上看不到北方人特有的粗线条,反而有种江南烟雨般的细腻朦胧。



傅彤打趣的说:“自古南人北相,北人南相,皆有福哈哈。”



出生不到一岁,因为时代背景,被送回乡下由奶妈抚养。父母不在身边,奶妈还有其他孩子要带,大多时候,只有面糊糊用以饱腹。



说是饱腹,其实就是不至饿死,所以直到一岁半,其他小孩已经可以走路,傅彤却还因营养不良,站都站不稳。



因为抵抗力差,小时候大院里谁家小孩得了病,傅彤都会被传染。长期被病痛困扰,使得傅彤萌发了较强的同理心,而不断与病痛做斗争直至和解,又反复锤炼了她的平和与韧性。



11岁时,傅彤感染猩红症并发风湿性关节炎。猩红热是传染病,内蒙医院不收治,让去传染病医院。但傅彤身体虚弱,母亲又怕在传染病医院染上其他疾病,站在内蒙医院门口搂着她流泪,傅彤记得很清楚,母亲的泪水滴在自己的脸上。



如果说疾病带给傅彤的是童年的灰色,那开放的家庭环境和阅读自由也为傅彤的生活添了一抹彩色。



傅彤的母亲是物理老师,父亲曾是哲学系老师,父母爱读书,家里总是有几个书架和很多书。



不像很多家庭对孩子要求严苛,傅彤的父母总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傅彤和她的弟弟树立榜样,培养孩子们终生热爱学习。



有幸,傅彤从小看了很多课外书。有次放学回家,站在院子里,就听见家里传来弟弟绘声绘色的诵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傅彤没有打断弟弟的朗读,而是静静的站在门外,品味其中的意境。



朗读结束,傅彤像是被弟弟带着一起走了一遍蜀道,其高、其险、其曲折迂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傅彤的眼前一一浮现。



成长环境使然,虽时至今日,这些古文诗词傅彤仍能倒背如流。



有人说,我读过的书,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我听过最好的回答是:“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吃过许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具体吃过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血液。”



读书对人的塑造亦是如此,傅彤童年读过的书,从书中学到的智慧,在未来傅彤对待生活,以及工作时,都有很大的帮助。



八十年代,傅彤考进复旦大学法律系。



初入复旦,住宿条件简陋,傅彤勉励自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很多同学惊讶傅彤能将很多诗词记得如此清楚,她说:“小时候不是为了考试背诗,阅读带来精神的遨游和内心的愉悦,我们享受诗词歌赋带来的沉静和快乐。”



复旦是所综合型院校,全国各地的高材生汇聚于此,风云际会,卧虎藏龙。





傅彤至今都记得当时在复旦所谓课桌文学上看到一首诗:暮春五月的风告诉我,天的尽头还是天。于是我知道了遥远。知道了遥远传说中,遥远的旅人。于是我决定出走。告别仪式刚刚结束。点一支烟,甄一杯酒,摇曳的光照着半壁的门。从我决定出走的那一刻起,就只有我自己了……



诸如此类的人才还有很多,小时候傅彤就常跟弟弟下象棋,听说后来傅彤弟弟还成了大学里的象棋擂主,傅彤的棋艺自然也非等闲。



当时复旦女生宿舍流行升级(一种扑克玩法),傅彤觉得打扑克太无聊,便跑去男生宿舍找同学下棋。



在一间男生宿舍,傅彤看到一同学正一个人摆弄着棋盘。好奇的问他在跟谁对弈,同学指了指上铺的周同学,傅彤这才知道,上铺那位在下盲棋。



傅彤自以为棋力尚可,记忆力也不差,“但下盲棋,这得是啥脑子、啥段位啊。”



自知不敌,扬长避短,溜去去其他宿舍,看到伊同学在宿舍站着写毛笔字,其神笔走龙蛇、其劲力透纸背,太吸引人的注意力。傅彤打小描红,只会坐着写,胳膊放在桌子上便于发力,站着写是万万不能。



一询问才知道,伊同学的毛笔字是正儿八经的童子功,人家刚学写字就抓的毛笔,直到上小学才开始练铅笔字。



傅彤说,复旦这样的环境里,你很难不学会谦卑,身边的牛人太多了。傅彤记得有个同学叫吴刚,毛主席诗词有云: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所以吴刚这个名字记得很清楚。



吴刚是浙江山区的孩子,他说当时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天,你得穿着蓑衣,提着打狼棒,摸黑走几十里泥泞的山路去上学。初中在乡镇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带一小袋米一小袋梅干菜。高中到市里住校,一个月回一次家,带一大袋大米、一大袋梅干菜。大米在食堂蒸熟,拌着梅干菜下饭。



浙江比内蒙的高考分数要高出很多,傅彤觉得吴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考进复旦,自己真没什么可骄傲的。



正是这种谦卑的心态,让傅彤从优秀的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随心所向、随兴所至、随遇而安





傅彤随心所向、随兴所至、随遇而安,不为功利所驱使,做自己内心认同和热爱的事。



因为对复旦的热爱,渴望跟更多出色的人交流学习,想读第二学位,在复旦多呆了一年。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环境所限,一批学子既没法出国留学,也不能考研究生,傅彤离开复旦,走上工作岗位。



不幸的是,工作第三个月,傅彤的母亲被查出患了重症,作为家中长女,霎时间傅彤从一个娇骄女,变成了一个肩抗责任的大人。



傅彤曾不只一次跟我说过,她的性格是不适合作律师的,但好巧不巧,工作没多久,机缘巧合下傅彤就去到北京大地律师事务所做律师。短暂的律师生涯,让她对律师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



刚去律所没几个月,傅彤的师兄张律师去英国学习,傅彤有机会接手一些业务。工作强度的增加,推着傅彤快速地学习成长。



傅彤说:“律师真的很辛苦,我弟妹在富尔德律所的时候,经常每天一口气工作到晚上十点才能抬头喘口气,然后接着在干,律师这活儿我真干不了。”



傅彤做律师期间,发现自己怀孕。自己从小体弱多病,不想孩子也身体不好,于是离开工作,安心养胎。



孩子出生,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傅彤感觉空余精力和时间都比较多,于是决定读在职研究生。



相比在复旦时节点化、片段化的学习,在职研究生这段经历,让傅彤建立起了对法律尤其是民法体系化的认知。



傅彤记得很清楚,当时是梁慧星教授讲民法,王保树教授讲合同法、王晓晔教授讲反垄断法。特别是梁慧星教授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地讲授民法体系,这对傅彤的影响很大,时至今天梁慧星教授的《民法总论》,傅彤依然会不时翻看。她说,在后来工作中,搭建企业法律合规体系,也是深受梁教授的引领和启发。



读完在职研究生,孩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级,傅彤打算着重新回到职场,找回自己家庭以外的个人价值。





那个年代找工作的渠道有限,傅彤主要通过青年报上的招聘板块寻找心仪企业。



投出几份简历之后,在经过几百人的面试竞争,傅彤与其他十几位突出重围的候选人,进入国泰国际集团的视野,最终只有傅彤一人得以录用。



当时,国泰国际集团合作的外部律师是英国第一大律师事务所——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因此,傅彤有机会跟高伟绅有了密集的工作接触。



在当时国内法务文件、合同都做得不甚标准的情况下,傅彤跟着高伟绅已经学到了国际化的整套文件制作标准。



跟高伟绅律师一起工作的这两年,是傅彤专业能力长足进步的两年。



一直到2004年,国泰国际撤出中国,而彼时的互联网集团TOM在线正准备分拆上市,在猎头的引荐下,傅彤有机会接触到TOM在线。



互联网在当时是个新鲜玩意,大家都是听得多,实践参与的少。真正吸引傅彤的,是有机会和优秀的人交流,当时安排了见TOM在线CEO王雷雷。



王雷雷清华毕业,是当时互联网圈最年轻的CEO。“跟优秀的人交流总能获得启发。”傅彤带着这样“质朴想法”去见了王雷雷。



王雷雷不聊工作,聊自己的理想,只问了傅彤一个问题:“你懂互联网吗?”



傅彤很坦诚:“不懂。”



“不懂没关系,互联网是新兴产业,不懂大家可以一起学习。”王雷雷最终的回答展现出的开阔视野、用人理念,打动了傅彤。



这种高度创新化,能够全面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正是傅彤喜欢的。




随着企业成长获得财富





在TOM工作三年,傅彤开始思考一些更远的事情,未雨绸缪是自小就有的意识。



首先做律师不是傅彤的选择,企业法务在当时公司体系里也只是普通的职能部门,人微言轻。自己未来应该在哪,能够到哪,傅彤不得而知。但她知道,学习或许能解开她的困惑。



于是,傅彤选择了长江商学院。“当时TOM在线在东方广场西侧,长江商学院在东方广场东侧,距离很近,近到像是命中注定”。



在长江商学院,傅彤又接触了一批“牛人”。



2009年去上海出差,傅彤去看望曾在复旦教课的秦学堂老师,彼时秦老师已是上市公司高管:公司上市对我们做专业的人来讲意味着什么?



他说可能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财富,你得随着企业的成长而获得企业增长的回报。



这句话对傅彤的启发非常大。



王雷雷离开TOM后,赶上360筹备上市,需要一位好的总法,猎头找到了傅彤。在咨询了王雷雷的意见后,王雷雷说:“去呀,他们有上市预期,这活儿你也干得了。”



尽管当时360的办公地址是在四惠的一处违建,环境比东方广场差之千里。作为创业企业,薪资待遇也有所下滑,但最终股票还是让傅彤获得不菲的回报。



傅彤经常跟别人说:“有舍才有得,人想要得,需先做好舍的准备。”



入职360不到一个月,3Q大战打响。



一直到360上市,长达大半年时间,傅彤感觉每天只休息3-5个小时,这段经历将激发了傅彤长久以来的积累和能力,也让傅彤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



初到360时法务部只有两个人,傅彤说:“要做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专利完全没有,怎么证明自己的科技含量?”



借此傅彤一路招兵买马,搭建知识产权团队和等其他法务职能团队,并将其打造成了在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头部团队。



几年里随着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360法务部已经储备了专业人员达到60多人。



傅彤说:“360赶上了互联网最好的时候,但你知道我本来身体就比较差,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身体吃不消的,也想换个赛道。先做了半年的中医调理,然后做了一段时间私募基金。”



“离开360的时候你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吧?”我八卦道。



傅彤淡淡地说,接到最后一笔款额到账通知时,拉先生一起去银行,那一刻,觉得身边有这个人一直陪着你,分享收获,特别开心。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离开360后,傅彤被北京仲裁委聘请成为仲裁员。仲裁之余,傅彤一边做项目投资,一边享受家庭陪伴的温馨氛围。



有次傅彤拖地板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接下来每天花这么多的时间做这些家务,是自己想要的未来几年的生活方式吗?



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傅彤接到了京东数字科技的邀请。



傅彤不爱循规蹈矩的执行,更爱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事情这我是知道的。



分析过京东的结构后,得知京东数科要在A股上市。傅彤心想,我做过纳斯达克上市、港交所上市、纽交所上市,就是没做过A股上市,既然如此,不如一套邮票集齐四张,每个我都做一遍。



就这样,2018年傅彤去到京东数科。



接手京东数科法律合规团队后,着手梳理公司法律合规体系,搭建团队,启动上市准备,直到完成了交易所二问后,终止上市。



京东集团实行职能部门垂直管理,数科的法律合规团队并入集团,傅彤调任京东集团管理170-180人的法务团队。用了三个月,梳理、搭建了支持业务为本的集团法律合规体系。



对于企业法务团队搭建,傅彤有自己的见解,她说:“我搭团队从来不会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来,因为大萝卜放小坑会长不起来,自己的能力发挥不到极致。小萝卜放大坑里,他的活又干不好。这样就造成整个团队没有生机,互相缺乏支持。



傅彤的方法是先将企业的法律合规体系搭建好,然后再往岗位里安排人,比如一个人能做三个岗位,我就会给他安排三个岗位。当然多劳可以多拿奖金。这样的团队对成员的成长帮助极大,实践证明,这套体系为业界培养出了不少出色的法务总监。”



我问傅彤:“你搭团队的经验都是之前工作积累验证的吗?”



傅彤说之前的积累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功劳得益于自己读书得来的智慧。



傅彤跟我聊到小时候读《资治通鉴》“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荐”的段子:唐太宗让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好久没有推荐。唐太宗责问他,他说:“非不尽心做,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取其所长。古之致治者(古代治理天下的人),岂借才于异代呼(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这个故事让傅彤明白,扬长避短,用人所长,用人不疑,一方面是经验,一方面是智慧,这是独属于傅彤的工作方法论。



疫情期间,傅彤提议京东数科和九三学社王选基金会共同设立抗疫专项基金,捐款200万,获得刘强东批准。一批批设备、资金、抗疫物资直达湖北疫区。



深谙团队所长,更愿奉献自我。值得一提的是,傅彤还是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这个以“爱国、民主、科学”为己任的民主党派里,傅彤不断贡献自己的“长处”,回报社会。



可能有的年轻读者不了解王选基金,我简单科普一下。



2006年6月,九三学社中央根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两院院士王选先生的遗愿,在王选先生生前捐款的基础上筹备成立了北京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



基金会通过相关资助和公益活动,资助生活困难的九三学社成员,倡导社会关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之一和谐社会的建设。



京东的捐款到账后,拉动了整个九三学社社员的热情,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很快捐款超过1500万元。这笔钱第一时间帮助了武汉及孝感等周边地区受疫情影响的老百姓。



那段时间,九三王选基金会收到的感谢信贴满了整整一面墙。傅彤说这是很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




家庭是最好的后盾





专访过程中,傅彤不止一次提到:家庭是我最好的后盾。



从母亲那里,傅彤学会了负责,从父亲那里秉承了要强,一个既负责又要强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好。



傅彤提到,小的时候经常跟弟弟做的游戏,就是两人轮流背诵唐诗宋词,二人都会背的留给自己背,弟弟只背她不会的,几乎每次都是弟弟赢。赢的奖励一块糖或巧克力。弟弟总是自己先咬一小口,然后分给她一份儿。



我说那你弟弟一定跟你一样有才吧。



傅彤说:“不是一个量级的,相比之下我就是才疏学浅那个。所以特别幸运我的家庭,很多别人看来很厉害的文学修养,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边玩边积累出来的。”



傅彤母亲去世后,想在墓碑上写一段话,弟弟一气呵成一段文字:这里长眠着我们可敬、可爱、可怜的英年早逝的妈妈。您在生命的夏末秋初走了,未及与我们一同品尝金秋的硕果。我们,您的丈夫、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和您从未谋面的孙子和外孙,这么多年来,一直共沐在您绵绵不绝的爱的灵光之下。苍松翠柏、高天厚土、云淡风轻、幽明空谷,您灵魂的呼吸,温柔滋润,馨香可辨。无论现在、过去、将来,无论在人间、炼狱、天堂,我们一家,永远在一起,静静地、暖暖地、全心全意地相亲相爱。



最后这句话,也是傅彤现在整个大家庭的状态。永远在一起,静静的,暖暖的,全心全意的,相亲相爱。



每每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大家从来不聊谁赚钱多,谁做了多少有名头的事,而是谈思想,谈书籍,谈旅行,谈见闻。



傅彤说,大家都不喜欢功利的价值观带到家里,享受自在的交流、纯粹的情感。但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



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傅彤教育孩子时也很有自己的方法。



儿子十岁生日时,看到一屋子玩具都不知道买啥礼物,傅彤决定带儿子去梅里雪山的普利藏文小学,看看山里孩子的教室、宿舍,去做些资助,去看看山有多高,路有多长。去看看在大山深处,一个与儿子平行的,但真真实实存在的世界。





儿子中考前三个月,因为考虑到孩子将来要出国念书,还没走过大江大川,没看过历史文物,怕他既不了解美国,也不了解中国。傅彤老公带着孩子用三个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主动的从父母身上汲取营养,智慧,养成了发自内心的自信。



专访最后,我问傅彤她能走到今天的秘诀,傅彤对我说:“受父母的影响,一件事情无论我喜欢不喜欢,只要做就要做好,这是对事情最基本的交代。另外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学着借力打力,也就是所谓的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最后,要多读书以保证智慧的增长,认知通达,才能乐观积极,不自我消耗,做起事情来也就事半功倍。”



傅彤,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仲裁委仲裁员,曾任京东集团副总裁、360集团总法律顾问,TOM在线法律总监。复旦大学校外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外硕士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兼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