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
李晓新
时间:2017-12-09 03:12    点击次数:

【校友采访】安徽大学法学院李晓新老师


采访对象:李晓新校友(左一),安徽大学法学院教师。


亦师亦友,共同学习


我本科就读于安徽大学,研究生阶段在复旦求学,师从潘伟杰老师。在复旦时一般六点半就离开寝室,十点半前不回寝。潘伟杰老师同样日日工作至深夜。每天晚上学习结束后随潘老师一起骑自行车回家,之后自己骑回北区宿舍。这成为了在复旦的美好回忆。


复旦精神,敢于担当


我的人生智识就是在复旦奠定的,复旦精神对我的人生的帮助很多。首先,我本是心有理想之人,复旦告诉我有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其次,复旦用自己的信誉为每位学子的人格背书,学生易于被社会认可;再次,复旦精神可以体现为“坐十年冷板凳可以出本书”的学术精神,学生不应追逐社会的名利而放弃自己的志向,要持之以恒。

在学校时我以学校为荣,出校后母校以我为荣。09年毕业典礼时我代表所有的研究生进行发言提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希望。也可以说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复旦人作为个体而言在社会上会陷入迷茫,特别是在社会极端功利与浮躁的情况下,但是对复旦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坚定下来,知道自己的希望在何处,要对自己的家庭、社会、单位及自身有担当,担当起民族发展的脊梁、担当起社会发展的脊梁、担当起家庭的脊梁、担当起作为一个人的脊梁。正是因为这种担当的精神复旦学子在百年历史上为社会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复旦的声誉亦基于这种担当的精神。



静心学业,树立理想


对于复旦的学子而言,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学业始终居于首要位置,一味追求职业发展而过早地进入职场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一年半至两年的学习时间是必须保证的。此外,在复旦时要多听讲座,原因在于能够站上复旦的讲台的都是大家,且他们讲座的内容都是其研究成果的核心。

关于职业发展,法律的就业面不像普遍认为得很宽,但是通过司考进入律所求职还是基本之路。复旦的学生不应过多关注就业,而应树立理想,复旦人能走得远正是在于复旦人的理想崇高。对于师弟师妹而言职业发展的关键是始终不丢失自己的理想,不丢失进复旦时即已秉持的想要实现的人生抱负。有多大的梦想就有多大的舞台,在复旦的平台上如果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不断为之努力,几乎就没有实现不了的人生抱负,因为复旦的包容、宽广、厚度足以支撑任何一个人走向成功。

从人生发展的角度应该阅读经典。中文书我推荐《菜根谭》,西语书推荐柏拉图《理想国》。《菜根谭》有许多人生哲理,而《理想国》的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深刻感悟。



法律人的梦想,法治的未来


法律人要相信法律人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比如在过去十年合肥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随着铁路的通达、经济区的融合和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正迅速地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礼教对于人的道德很重要,但容易形成人情社会,人情社会下规则有时候会被破坏。在陌生人社会中,规则的意识永远是第一位的。上海为何在法治上能够在全国领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在移民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充当老大,只有规则是老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一个人的宗族或家族地位能够影响社会地位的情况。合肥也是如此,以合肥为缩影的中国城市也在加速移民化,省会城市吸收全省移民,农村人到城里,小城市到大城市,大城市再到特大城市。加速移民会带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化,本来小富即安,左邻右舍都认识;这种情况现在不存在了,比如合肥的滨湖新区,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外来人口,这意味着外来人口不会认可本地人的规则,本地人也不会认可外来人口的规则,在各自小圈子里的规则不适用时只能适用共同的规则,这一规则就是法律。所以法治是中国的希望,因为法治是中国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中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和平发展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路径。中国的法制并未倒退,即使是某些时候进三步退两步,但是其方向还是前进的。

经济上中国仍然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二元结构仍会保持。在法制上,城乡之间法制差异的坚冰已被打破,如户籍制度、医保、教育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所有这些现象都在表明中国城市和农村正在走向融合。当然包括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与劳动力流动等制度仍然存在差异,但是坚冰融化的时间和速度有所不同。在过去的四十年至六十年的时间内这种差异逐渐形成,但是一旦这种变革产生,完成变革的时间可能仅需要三十来年。




访谈参与人:华璟阳

严劼昱

李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