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
俞卫锋
时间:2018-08-16 11:08    点击次数:


   俞卫锋律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分别获法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8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创办通力律师事务所。现任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和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和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他还兼任上海市法学会商法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兼职教授等社会职务。拥有20多年的专业法律服务经验, 以在公司收购兼并、私募资本和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和破产重整领域的丰富执业经验和创新性的优质服务著称。曾代表众多500强跨国公司、中国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办理大量跨境投资、收购兼并和融资项目, 并代表众多专业投资机构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整合等法律事务, 在汽车、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快速消费品、通讯技术、媒体娱乐、医疗医药、教育、基础设施与房地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 曾代表客户办理多起在业界具有创新性的项目。

俞卫锋律师多次被钱伯斯、亚太法律500强、国际金融法律评论、亚洲法律杂志等国内外知名法律出版物推荐为领先律师、热门律师、最受客户青睐的律师等。同时他还拥有“全国优秀律师”、“东方大律师”、“上海优秀律师”等众多荣誉称号。

选择和坚持

“回过头去,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刻意的选择或者完善的规划,最重要的是坚持。”

1989年,俞卫锋以当地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复旦大学。对于当时的专业选择,他幽默地表示是略带“盲目”。因为那时崇尚国际化,自身又对经济、数学、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就选择了国际经济法系。“学霸”的学生时代总是精彩而美好,用俞卫锋自己的话来说:“我读书很轻松,而且很热衷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毕业时因为受到李国机、郑传本等律师故事的影响,也因为对神圣而具有挑战性的律师职业追求,年轻的俞卫锋毅然决定去当律师。

俞卫锋说自己是一个并不完全的理想主义者,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追求完美。因此从早上九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成了他当时工作的常态,这种工作状态被同学同事幽默的冠名为“九三学社”。

在几年的工作积累后,俞卫锋又面临了一次对他颇为重要的选择。是国际500强公司的法务工作?亦或去美国留学?再或者去一家外资事务所工作?还是合伙创立律师事务所?其中的任何一个选项都充满诱惑。经过再三地斟酌,他还是决定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兴趣,当一名律师,当一名中国律师。而这个选择,可能是除了留学以外,报酬最少的工作。

“中国律师”这个词,俞卫锋在阐述这个职业的时候,有种特别坚定的语气。当很多人兜兜转转地回来,又开始从事最初的职业时,他们的成功还是源于坚持和积累。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正如俞会长分享他的标准化的一天:必须有时间去规划工作内容,必须保证高效的工作状态,必须有阅读时间,哪怕是碎片化时间,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正因为这种严格的、高要求的自我管理,才日积月累的铸就了走向成功的道路。

“做律师不能只当成一份工作,要当成一份事业,需要有总结。一个人工作三年,可以有一个三年的工作经验,也可能只有三个一年的工作经验。后者是没有进步、没有成长的,要每一年比上一年做的更好,这样的三年才有意义。”或许正是这种坚持与总结,造就了一个如此出色的东方大律师。



规划和分享

“做事务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愿景。要兼顾战略和执行,贵在坚持和共享。”

1998年,俞卫锋和其他合伙人一起创立了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力所已经成为上海著名且国内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在谈到律所的发展时,俞会长强调应当给业务律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支持,应当做好人才梯队的培养。对于律所的成功秘诀,俞会长毫不保留的分享到:首先要对律所有清晰的目标与定位。其次要做到战略和执行的相辅相成,要做到坚持和共享。具体而言,业务律师之间要学会相互分享资源,所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事务所内部要形成分享的文化、开放的空间。这些付出可能换来的不仅仅是明天经济的回报,更多的是能实现职业志向和信念。

20154月,俞卫锋上任上海律师协会会长,他把大半的时间都留给了律协工作,每天总是等律协同事们下班后,才开始处理事务所的事务。对于这种“一个人打两份工”,他笑言并不辛苦,还乐观地表示很享受这个安静的办公环境,享受这个“比原来更大”的办公室。这或许就是一种更高的共享。


压力和责任

“会长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位,要承担起行业责任、社会责任、时代责任。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面对日益增多的律师及律所,如何提升律师的执业能力、执业素质,如何提高律所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在谈到具体措施时,俞会长认为需要处理好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这两个支点,加强对青年律师的培养,为律师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律师学院的培训和34个专业研究委员会来提升律师的业务能力。要依托律所专门委员会、律师学院的主任培训班以及管理沙龙等,让律师事务所在管理方面有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另外“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上海律协会进一步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一起探讨如何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依法、依规地去保护会员执业权益。”俞会长特别提及。

传承和培养

“开放的心态、事业心、责任心是区分优秀律师和普通律师的标尺。”

“自己离成功还有距离,只能算处在半山腰” 俞会长谦虚的说到,并结合多年律师生涯分享了他的心得“青年律师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事物,听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需要有事业心,要有远大的理想,真正做到投身于律师这个事业中;需要有责任心,做到刻苦专研,能举一反三。”

同时,俞会长谈及律师学院对新律师的培训会更加的务实,对律师执业方面的指导将更有针对性。34个专业研究委员会也会更加注重实效,更注重吸纳青年律师参加。另外上海律协还会与各个高校联系合作的课程,继续选派律师出国进行培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愿青年律师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做好律师行业的传承。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于公众号时代法律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