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
校友专访:“爱心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属”沈子羽和她的子羽助学金
时间:2019-05-08 09:05    点击次数:

“做个好人,心里感觉好就可以了。”

爱心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属,

它是写进沈子羽心底很微小的梦想。

捐助资金与名利和社会影响力无关,

默默地帮助孩子们就够了。

对“寒门孩子”感同身受的关怀,

家境也只是普通人的她,

设立了子羽助学金,

希望受助生们能够坦荡地平等地与人交流。




初衷:贫穷感藩篱,“寒门”的窘迫

2014年1月,沈子羽考入复旦,成为复旦大学法学院2014届在职法律硕士班的一员,圆了她的复旦梦。曾经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她偷偷删除了父母选择的零志愿“复旦大学”。那年她超常发挥,分数虽达到了复旦大学录取线,却只能和复旦失之交臂,进入了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系。


也就在圆复旦梦这一年,一篇网红文章触发了她的感慨,也让她想起了一个暌违已久的梦想。她有一个念头:在复旦大学法学院设立一个助学金。


这篇文章就是在网络上疯传的《寒门再难出贵子》。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对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影响,残酷却又无奈。这篇文章直入内心,让她久久不能忘怀,沈子羽表示,“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慨,里面描述的寒门孩子的毛病,我样样都有。文章就好像在告诉我,我是寒门出来的,我将来完蛋了。”


自小在上海长大,家境不算富裕却也完全温饱有余,父母都会满足她的个人需求,她的家庭条件绝算不上“寒门”。“既然如此,‘寒门孩子’的这些缺点是如何造成的?”这是沈子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工作的近十年里,沈子羽接触了社会各个阶层林林总总的人,他们有些来自相近的家庭背景,选择却截然不同:有的身家几套房却会为每月几百元的“低保”纠缠几周;有的陷入困境,询问政策明白不符合之后能够坦然接受;有的为能拿政府补助沾沾自喜挂在嘴边,如同表彰功勋;有的为自己从未领取补助而倍感骄傲,背挺得笔直。世间百态给了她看世界的新视角:“有些人渴望的是公平,而有些人渴望的是社会对我特殊照顾。”


重要的不是家庭条件本身,而是一种主观上的贫穷感,问及沈子羽对 “寒门”的认知,她说“当年我觉得自己很穷,这种穷,让我感觉低人一等,从而拒绝交流”。


“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坦荡,以及与人交往的时候自我感觉上的平等。”这些习惯拒绝交流的“寒门之子”往往在带着长期的畏惧与自卑闯入成人社会时,才醒觉“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却往往已错过了大学这个象牙塔作为社交成长最佳的缓冲地带。


从跟人主动说话都要红脸,到自然地融入社交环境,沈子羽用自己多年的工作时间与经验,走出了“不交流”的孤岛。因此她希望那些成年之后、世故之前的孩子,能少被所谓“寒门”折磨,能少走些弯路。


自此开始,助学金的想法浮现在她的脑子里。不爱红妆不爱包的沈子羽攒了一笔钱,她希望,它们能被 “寒门”孩子花掉,不为吃饱穿暖,为得到帮助的“寒门”孩子能有机会社交,能看到那道甩开贫穷感和自卑感的光芒,在自己的世界中心从此坦荡。“这种内心的坦荡,不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但或许能让他眼里的世界完全不一样。”




运营:迷雾中创始,无声递关怀




有了设立助学金的想法,沈子羽联系了负责法学院奖学金相关工作的吕萍老师。吕萍老师得知沈子羽的情况后感到很意外:“她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能拿出10万元,自己省下来的钱去帮助别人,非常了不起。”

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也出于沈子羽的特别要求,挑选受助生的工作采取内部推荐形式,由辅导员和学研工组对困难生的了解以后进行推荐:有接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也有在贫困区县来的务农家庭,也有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沈子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法学院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中分别选择一位进行资助。受助学生每年将获得5000元人民币,直至其毕业。四年来,子羽助学金共资助了4名学生,其中有2名已经顺利毕业。


复旦大学法学院2014级刑事诉讼法博士孔凡洲在博士期间受助三年,他十分感谢这笔助学金对他的帮助:“助学金的作用不仅在于金钱上的资助,而在于助心。正是有爱心的存在,才不会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掉队。获得该笔助学金,也感受到了前行的压力。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工作,将爱心传承下去,也许就是此助学金对我最大的影响。”


吕萍老师说,这些受助学生未曾见过沈子羽,她也从来没有对他们有过任何要求。对她而言,只要默默地帮助孩子们就够了。助学金的事情,除了她的父母和几个好朋友,她未曾和其他亲戚、同学提起过。2018年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开年会时,下发的资料中有一张统计了每位校友的捐款数额。2014级在职硕士班长仲剑锋看到沈子羽10万的捐款数额时十分诧异,“我都不知道我们班有这么优秀的一个同学。”




未来:栽花盼花开,助学待君来




“我没有想过社会影响力要大到什么程度”,沈子羽说,“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个好人,如果做了些好事,你心里感觉好就可以了。”不曾想过什么轰轰烈烈影响社会,平凡真实,却又是真正的震撼与感动。“以前常常会想,如果后来有一天我有了一笔钱,我怎么用这笔钱让自己开心?”每个人对开心的定义不同,对于有“做好人”梦想的沈子羽来说,做好事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定要说做好事得到什么,那我的报酬就是我很开心。而能够在复旦法学院成立助学金,能够帮助最优秀的年轻人,更让我开心。”


今年已经是子羽助学金设立的第五个年头了,尽管第一笔运营资金用完是五年后的事情,沈子羽已经开始考虑后续资金的投入了。


助学金的耗费比较稳定,沈子羽一个人继续支撑并不困难,但她觉得爱心助学不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只有更多人做这件好事,善的理念才能传承和发扬。


“出资的量和方式全都可以商量,捐助者量力而行,认领一年捐助金额或者对口一个受助学生,都是很好的方式,对大家来说负担不是很大,但能够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关于助学金的制度和框架,沈子羽希望所有捐助者以共同商议的方式不断完善。对于助学金的名字,尽快取一个更积极向上的、有群体共识的名字,因为“子羽”助学金的名字始终不是她想要的,只是设立时没想到好名字时的临时性措施。而助学金的选拔制度上,现在助学金只有2个受助名额,导致有些年份的困难新生无法申请助学金,这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她希望每个有意愿参与的人,能一同对助学金提出修改意见,让助学金在无数善心的推动下成长。


“助学金是一个契机,一丝微弱的光芒,但不应该踽踽独行。它若能获得更多人、尤其是那些对复旦一直怀着感恩与爱心的更多校友的帮助,就能走得更远。”




今天的沈子羽,依旧平平凡凡、安安稳稳。有些人见过她,更多人没有;有些人因为助学金知道了她,更多人没有。


此刻,她发出邀请,问助学之路有人同行否?一点善意,或许能给某个人、某些人、某群人拨开乌云,引下一线阳光。


公益,不是轰轰烈烈,也不需富贵,只一份善心,一点关怀。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与对外联络中心

撰稿:蔡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