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沈子羽考入复旦,成为复旦大学法学院2014届在职法律硕士班的一员,圆了她的复旦梦。曾经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她偷偷删除了父母选择的零志愿“复旦大学”。那年她超常发挥,分数虽达到了复旦大学录取线,却只能和复旦失之交臂,进入了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系。
也就在圆复旦梦这一年,一篇网红文章触发了她的感慨,也让她想起了一个暌违已久的梦想。她有一个念头:在复旦大学法学院设立一个助学金。
这篇文章就是在网络上疯传的《寒门再难出贵子》。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对人在生活工作中的影响,残酷却又无奈。这篇文章直入内心,让她久久不能忘怀,沈子羽表示,“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慨,里面描述的寒门孩子的毛病,我样样都有。文章就好像在告诉我,我是寒门出来的,我将来完蛋了。”
自小在上海长大,家境不算富裕却也完全温饱有余,父母都会满足她的个人需求,她的家庭条件绝算不上“寒门”。“既然如此,‘寒门孩子’的这些缺点是如何造成的?”这是沈子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工作的近十年里,沈子羽接触了社会各个阶层林林总总的人,他们有些来自相近的家庭背景,选择却截然不同:有的身家几套房却会为每月几百元的“低保”纠缠几周;有的陷入困境,询问政策明白不符合之后能够坦然接受;有的为能拿政府补助沾沾自喜挂在嘴边,如同表彰功勋;有的为自己从未领取补助而倍感骄傲,背挺得笔直。世间百态给了她看世界的新视角:“有些人渴望的是公平,而有些人渴望的是社会对我特殊照顾。”
重要的不是家庭条件本身,而是一种主观上的贫穷感,问及沈子羽对 “寒门”的认知,她说“当年我觉得自己很穷,这种穷,让我感觉低人一等,从而拒绝交流”。
“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坦荡,以及与人交往的时候自我感觉上的平等。”这些习惯拒绝交流的“寒门之子”往往在带着长期的畏惧与自卑闯入成人社会时,才醒觉“平等交流”的重要性,却往往已错过了大学这个象牙塔作为社交成长最佳的缓冲地带。
从跟人主动说话都要红脸,到自然地融入社交环境,沈子羽用自己多年的工作时间与经验,走出了“不交流”的孤岛。因此她希望那些成年之后、世故之前的孩子,能少被所谓“寒门”折磨,能少走些弯路。
自此开始,助学金的想法浮现在她的脑子里。不爱红妆不爱包的沈子羽攒了一笔钱,她希望,它们能被 “寒门”孩子花掉,不为吃饱穿暖,为得到帮助的“寒门”孩子能有机会社交,能看到那道甩开贫穷感和自卑感的光芒,在自己的世界中心从此坦荡。“这种内心的坦荡,不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但或许能让他眼里的世界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