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
旦星璀璨|汤喜友:以平和心态面对人生百态
时间:2021-04-21 04:04    点击次数:

汤喜友与复旦大学、与法学的缘分可谓是“一波三折”,谈及此他感慨万千。汤喜友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的有机化工专业,毕业后留在长沙的一家国企工作。时值改革开放后,国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法制逐渐健全,又恰逢亲戚在司法系统工作,受其影响,汤喜友在工作之余自学三个月,于1994年顺利通过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并于1995年开始在衡阳市的律所实习,从此走上了法律职业道路。后因为爱人在上海工作,汤喜友为了爱情报考了复旦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经二战成功上岸。



回想起在复旦求学时的经历,汤喜友仍然记忆犹新。2001年9月11日是新生报到的日子,他对此记忆尤深。那时法学院还在邯郸校区,得益于本部的人文浸润,汤喜友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也旁听了许多学界泰斗的讲座,令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授刑法的陈浩然老师。被陈老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所吸引,汤喜友每周末都去旁听陈老师为法学双学位开设的刑法课,风雨无阻。多年后的今天,再回忆起陈老的刑法课,他依旧为其博识多才而连连赞叹。除了精彩绝伦的法学课堂,汤喜友还听过不少非法学科的课程,这些课程让一直以工科生自居的他感悟到人文学科的博大精深,更意识到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言,与其他学科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第一次认识到:在法律领域,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汤喜友决定发挥自身的工科优势,在读硕士期间通过了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成为少有的具备律师和专利代理人双执业证人士。

硕士毕业后,基于各种现实考虑,汤喜友选择进入广州越秀集团工作。然而,他一直怀揣着一个律师梦,因此两年后便离职进入律所,并于2006年正式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从此坚定地在律师这条道上勇往直前。十多年的时间里,汤喜友共经历了六家律所,目前在上海市华诚(广州)律师事务所执业。在职业生涯中,他坦言“多多少少都会碰到一些困难”也会遇到没有把握但对其而言很重要的任务,但他都会拼尽全力去攻克,做到问心无愧。执业至今,对于挫折或失败,汤喜友已经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以代理的一起民事案件为例,当时汤喜友以专业知识判断己方的赢面很大,可在庭审上却未能说服法官,他一度怀疑对方找了关系,最后申请再审时结果也未能如愿。



在汤喜友看来,“中国的法治还不完善,囿于各种因素实践中会存在司法不公现象,我们应该耐心地给予国家改善法治现状的时间,也应认清社会现实,但依然要努力争取公平正义,若实在无法达到预期结果或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也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以佛系心态面对人生百态。”事实上,绝大部分案子都有律师的表现空间,庭上双方均需要凭借专业能力与证据说话,非法律因素起作用的案件肯定存在,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就会少很多,此时律师的真才实学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其存在价值。自己有平和心态和自信态度保驾护航,相信在大部分案件中只要发挥所长都能取得预期结果。除此之外,汤喜友还一再强调:一名律师只有以专业形象对待工作和面对法官,才能赢得尊重。

谈及未来十年的职业规划,汤喜友笑言自己很早以前便认识到专利代理人在律师行业的稀缺性,自执业以来主攻专利代理等知识产权方向,也擅长民商事案件,在这些领域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执业经验和法律技巧,一般通过经验与学识便能判断出案件的结果,因此也打算继续在该领域钻研下去。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做好每一个案子,岂能善尽人意,但求无悔于心。

问及母校对个人有何影响时,汤喜友感慨道:“在复旦求学的经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不仅提升了自信,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他表示自己与复旦情谊深厚,作为法学院在广州的校友联络处主任,每年都会回江湾校区参与学院活动,积极参与母校的发展。

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寄语时,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1.理性对待考证,盲目考证不可取。在法学培养上有必要加强专业的细分方向,该细分方向很大程度会决定未来的从业方向,例如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可以考虑将来从事知识产权方向的职业,考取专利代理人资格证,有证在手有利于用人单位确认你的优势。但是考证应该结合自身兴趣和本科专业,有重点地突击,而非面面俱到,选择对自己最有帮助的资格证入手。表面上看证件越多越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但往往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站在HR的角度会觉得应聘者像一只无头苍蝇般没有自己的方向,可能会成为减分项。

2.应届生去律所工作可以积累人脉,是想要从事律师行业的最好选择。建议尽量去大型律所(公司制律所),因为这种律所往往会有针对新人的比较规范的职业培训,有利于新人自我成长。如果有公司法务、法检等其他选择,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入职,在其他方向上先打好基础,这样的经历会对未来从事律师有所帮助,毕竟经验和社会关系等综合因素是影响律师执业和综合成就的重要因素。

最后,汤喜友校友给予了真诚的建议和忠告:信任是人与人之间能够长久交往的纽带,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有学识讲诚信的复旦法律人,为身边人所信赖。


采访者:2020级法学 黄欣琳

本文转自:i法复旦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