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采访
旦星璀璨 | 季奎明:学术之路,漫漫修远
时间:2021-04-23 08:04    点击次数:

母校是一条柔软而坚韧的纽带,既连接着一代代毕业生的情感,也贯通着一代代学子的人生。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名片,也是后辈学子最好的引路人。季奎明在复旦法学院度过九年时光,是复旦精神最鲜明的代表,执教华政,继续法学学术之路。他是学长,也是师长,请聆听他讲述他的复旦故事和他对学弟妹们的寄语。





一、情缘复旦,人文情深


选择复旦,开启法学生涯


复旦大学,被誉作“江南第一学府”,受不少学生的向往,作为上海人的季奎明选择复旦,有偶然,也是必然。与交通大学那种理科的严谨不同,复旦给人的感觉更为宽广博大,馥郁人文情怀。在报考复旦时,季奎明也曾在理工类与文科之间、在新闻学与法学之间进行过抉择。最后选择法学的原因颇有意思——在他看来,法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对于高中选修理科的季奎明来说,选择法学专业比新闻学更有趣味。此外,由于当时身边的经历,也让他发现法学的致用价值,相比于浪漫发散的文学,法学对生活更为实用。


九年复旦,体悟情怀磨砺修行


在复旦九年,季奎明对复旦的老师们印象最为深刻,复旦老师给人第一印象是比较有情怀的。比如季奎明特别喜欢的郭建老师,他评价郭老师特别有灵气,有着文科人的发散思维、广博的知识面,郭老师讲解的法律史很具有思想性。


人才济济


复旦的课堂亦是发散性的,向学生传导的往往是一种思维方式。他说,经过四年本科的学生,或许对部门法仍不熟悉,但这种技能上的不熟练在短时间就可以被弥补。相比之下,一种理念、看法,尤其是思维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作为综合性大学,复旦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复旦法学院给予的这份思维、这份情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方法论,掌握方法论再去研究制度和规则就不会十分困难。季奎明认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即便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向导师们更多学习的仍是方法论,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在季奎明看来,在复旦学习,自由但不轻松,也许就在偶然间发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学,表现出令人惊艳折服的一面。同学们的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习的课堂上,更存在于校园生活当中。尤其是在参与学生活动时,他发现很多同学在待人接物、思考问题的方式上,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校园生活是一个大熔炉,个人的情商经过校园生活的磨砺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



二、学术之路,漫漫修远


任教华政,继续学术之路


如今已是华政经济法学院教授的季奎明回忆,选择华政是一次偶然下的必然。拥有着深厚法学底蕴、良好学术氛围与卓越人才团队的华政吸引着初离母校的年轻人。团队式的科学研究,大师名家的因循善诱,这些条件对充满研究渴望的季奎明来说吸引力巨大。


在学术方面,季奎明深知:“学问不是平地而起,不是你在书桌前拍脑袋就能做出来的,它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真正的问题。搞学术就意味着要坐冷板凳,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具体的解决方案与学术表达。”也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季奎明在商法和经济法研究领域多有建树。


文章和时而作,书籍随心而动


季奎明自谦地表示自己并非一个勤奋的人,在没有表达愿望的时候不轻易提笔,所以写的论文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他强调论文不是靠凑出来的,带着任务去强迫自己,是很痛苦的。应当基于某个案例、某件事情,或者是看到一种观点,然后产生兴趣,形成写作的欲望,这样文章才能有干货。


在交流中,他反复强调:“在写一篇文章之前,先要想清楚对这个议题是不是真的有爱,没有感觉的选题,即便很火很热,也尽量不要去碰它。如果不是真的有话想说、有表达的冲动,那多半写不出好的论文。”把握好这个前提,再去谈创新、逻辑、观点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是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好的选题从哪里来,而什么样的选题才能算出色,除了上述的主观因素之外,还需要同行们的客观评价,文章是不是别人已经老生常谈的论题,是不是真的能够对立法、司法有推动的价值,需要将这些客观的标准综合起来考量。


季奎明认为好的选题并不是从书中来的,尤其很多书的时效性并不是特别强,书籍的好处在于对一个专题问题研究比较深刻,但是按照当下的出版机制来看,书的质量有些参差不齐。相对而言,期刊论文因为有专家团队“三读”“三审”机制的基本保障,品质更加稳定。因此,季老师推荐写作时更多地尝试利用期刊资源。除此之外,通过阅读别人的论文,揣摩、学习别人的写作方式来帮助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总结而言,期刊论文在内容上干货更加丰厚,并且可以提供一个写作的模板。



三、寄语学子,心态平和


读书要散,写作要专


关于读书,季奎明建议除了阅读一般专业书目以外,平时也应当阅读三类书籍:一类是经典译著,一类是精细的专门研究类著作,一类是拓展视野的书。现在人为地将学科划定为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门类,在法学中还有二级学科细分,而现实却不是割裂的,社会现象也无法孤立地解释。季奎明认为从拓展视野、开阔眼界的目的出发,读一些有点“散”、有点“野”的书也是挺好的,只要自己有阅读的兴趣,都会是好的读物,避免带着功利心去阅读。


但是,季奎明特别强调,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层面的思想活动,阅读宜发散,写作须精专。进行写作研究的时候,需要敏锐地凝练主线,检索相关素材,剔除可能形成干扰的旁支末节。正暗合了谚语: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切忌功利,平常心来


季奎明强调,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当踏入社会,整个人不得不社会化的时候,也不能过分的功利主义。因为功利往往导致迷失自我,至少是造成不适当的先入为主。季奎明举了一个例子,有同学一进入校园就定下目标,三年后进入一个外资所,因此放弃了很多学习的时间,全身心的实习,而当他做到两年半的时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功利地做了很多选择,却发现本身并不喜欢外资所的氛围和非讼的业务,最终很可能因为沉没成本太高 ,不得不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季奎明认为功利往往会带来两个弊端,一是容易看不清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二是导致基础不扎实、底子不牢,这对后续发展的影响很大。他建议年轻人做事不功利,用平常心看待周遭,做事情要尽可能的慢一些,对自己的作出的每个决定更加负责。



四、结语


常有人说,复旦培育“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季奎明却有另一番解读:所谓“无用”并非指没有作用、碌碌无为,在某些程度上也是指不功利;“自由”则是一份执着,只有不随波逐流的人才能守住自己的坚持,保有对真理的向往,实现真正的自由。


在季奎明看来,复旦有种难以形容的魅力,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如果要归纳复旦人特征的话,他认为至少有三点:第一,复旦人很“正”,大部分复旦人有情怀、讲情怀、守情怀;第二,复旦人很“活”,不死读书,勇于挑战,乐于求变,应势而为;第三,复旦人综合素质很“全”。只有真正领会复旦的校园文化,才不枉费美好的青春韶华。




采访者:2020级法律硕士(法学) 黄东兴

本文转自:i法复旦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