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山律师简介:复旦大学2006级法学院法律硕士;中共党员,中共宝山区律师行业党委委员;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青年律师领军人才”;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规划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会委员;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库成员;上海市宝山区第八届、第九届青联委员。熊绍山于2010年荣获“2006-2010年宝山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15年,获评“首届宝山区十佳优秀青年律师”;2016年,获评宝山区委组织部“宝山区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2016年,受聘成为宝山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前言
美国法学泰斗霍尔姆斯曾经说过:“大师的标志是,当事实如一盘散沙四处杂陈之时,他将其思想的磁石引力穿越其中,使之跃然变成有机的整体,并生长和产生果实。”在熊绍山律师的眼中,好的律师不仅是敏锐的事实发现者和熟练的法律运用者,更是复杂社会活动中的艺术家。在云采访过程,熊绍山律师讲述了他从事专职律师近20年的心路历程,总结并分享了他的宝贵执业经验,为打算从事律师职业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更为务实的视角,开启一扇新的思考之门。
Q:作为律师,您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
A:对于律师选择专业方向,以后是成为一名行业某领域内的专业律师,还是成为来案不拒的“万金油”律师,是每个新人律师都会面临的问题。我自从踏入律师行业以来,一开始从事的就是刑事辩护专业,没有刻意选择专业方向,一切顺其自然,我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接的刑事辩护案件比较多,我也逐渐累积了经验。在复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通过刑事理论的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刑事辩护的方向。
Q:对于想从事律师行业的学弟学妹们如何选择专业方向,您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A:目前来看,专业化的律师一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如何发展成为专业化的律师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红圈所的培养专业化是有自己的培养通道,但是大量的中小所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一些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也是靠着主任或者创始人的个人精神在支撑。
所以我认为,首先要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律师的专业化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的事务所环境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自己的兴趣,这样专业化的道路才不会枯燥无味。再次,专业化的发展需要有耐心,真的成为专业化的律师,有的需要三到五年,有的甚至需要八到十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复制。
Q:在您办理的案件中,有没有什么案件给您留下特别深刻印象?
A:在执业20年的过程中,我办理了很多起刑事案件,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一起案件,在一个飘雪的冬天的深夜,犯罪嫌疑人强奸了一名女中学生并且导致身体受到重伤,将受害人丢在雪地里,置其生命于不顾,放任不管。案件发生后,引起了所有人的愤怒,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禽兽的行为,应立即判处死刑。我参与这起案件辩护的时候,很多人问我,对这种罪大恶极的人,还有什么好辩护的?我的内心对于被告人丧失人性的行为也是出奇的愤怒,但是作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的职责,不应该也不可能去选择只给“好人”辩护,律师职责就是守护法律的底线,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不矫枉过正,不能因为被告人罪大恶极、十恶不赦就不需要程序的正义,而是应该让这种人接受法律的裁判才能建立真正的法治社会。执业20年来,刑辩的初心一直坚守。
刑事案件涉及的是当事人的自由与生命,必须慎之又慎。对律师来说,办理的是案件,对于当事人来说,其实整个案件就是他们的人生。刑事律师的作用就体现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被告人做从轻或减轻的辩护工作,当辩护律师付出了心血和努力,被告人走出看守所的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心里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有人说,刑事辩护律师就是刀尖上的舞者,一点都不为过。
Q:在您的执业生涯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或瓶颈?您是如何克服渡过的?
A:2004年,我从安徽转到上海从事律师工作,面临着人生地不熟、案源又少的现实问题。其实,案源问题是律师执业初期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克服困难,建立起执业信心?我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坚持做个“有心人”。
由于各地司法实践存在着人文差异,为了快速融入上海的执业环境,我坚持购买并阅读上海法院系统出版的案例合集,这些案例合集包含了案件类型、法官裁判理由、学者观点等内容。通过研读这些书籍,我对上海司法审判实践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作为刚入行的律师夯实了法律实践的的基础。
做个有心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老师的教导和经验传授,要做一个有心人,老师对待案件当事人的态度、对当事人如何处理关系,法庭上的表现,有时候甚至一个眼神都需要去体会;对法律知识做一个有心人,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适用的时候有着明显的差距,就需要做一个有心人,为什么有差距,差距在哪里?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社会经验做一个有心人,年轻律师社会经验不足,要尽快适用社会,弥补自己的不足,要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才能尽快成长,成为一名成熟的执业律师。
Q:您认为,青年律师想要长久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需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品质?
A:优秀律师的素质并非出自盲目和鲁莽,而是来自深刻的知识和正直的品格:
首先,保持一颗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相对电视剧情节来说更加纷繁复杂,律师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会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诱惑,此时需要保持一颗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做出符合初心的选择,坚守职业底线。律师是大家未来要从事几十年的职业,绝不能违背职业伦理,否则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不偿失。“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们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律师的底线之一。作为律师,代理各种争端解决案件是很重要的常规工作。在工作中,律师不仅要自己面对事实和法律,而且还要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一起审查事实并寻找合适的法律尺度。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寻求最佳的平衡点,那不仅仅是经验的简单积累,而且也体现律师的能力和职业操守。
其次,必须增强责任意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是不可推卸的对内责任,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承担对外责任。年轻律师不能仅仅将自己的发展格局限制在提高收入、增加案源等方面,在工作之余要多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提高自己,考虑行业和社会担当,为维护社会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提高自身软实力。其实,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后,大部分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同一水平,硬实力难以拉开差距,此时更重要的是提高软实力。一方面,要有共情能力,在处理案件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与客户真诚交流,多从客户的角度去表达观点,不能将单纯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衡量结果的标准。另一方面,在律师职业过程中,应注意处理与周边人的关系。与同事相处融洽、迅速融入律所有利于帮助自己解决职业初期的困难,更快适应律师这个身份,也会帮助自己在律师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与检察官、法官沟通时注重沟通技巧,才会更有可能让法官和检察官愿意去倾听和接受律师的想法。有时候,或许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沟通态度的转变,就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最后,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律师行业有极强的专业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律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的重要性,青年律师更是要从初入职场开始就把这个习惯养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离开校园并不代表着学习生涯的结束,如何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何与客户、法官、检察官打交道等等,都是需要青年律师一步步去参与和体验的社会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法律分析能力、法条搜索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是律师必不可少的五大能力,几乎是每份工作的基础。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更应当“刻意练习”。写作前先思考、搭建文件的架构,对比、学习优秀的文本,理解法条、运用法律,可以有效的提高这些能力。从自己办理的第一个案子做起,案子不分大小,涉及到的法理再简单的案子,从立案到执行,都可能碰到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最终这些经验的积累会成为你来时路上的足迹,帮助你游刃有余地办理好更复杂的案子。曾经有前辈说过,律师最重要的是“三历”——学历、资历、阅历。如何修炼好这“三历”,或许是每个律师穷其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探索和学习的。
Q:除了律师工作之外,您在生活中有什么兴趣爱好?您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A:我的兴趣爱好有唱歌、游泳。我相信会工作的人,更要会生活。对此,复旦法学院郭建教授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郭教授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讲课风趣,引人入胜。我最佩服郭教授的一点是,他可以合理平衡工作和生活,并且坚持每天游泳。郭教授的专业学识和行动力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律师行业中90后“过劳死”时常见诸报端,让人不禁唏嘘、遗憾、惋惜。律师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不管是业界大咖还是行业翘楚,都需要面临这样一种选择,就是在努力拓宽生命的维度和宽度时,最基本的是要拓宽生命的长度,保持健康的身体是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基础。工作后也不能忽视锻炼身体,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采访者: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吕子佳
本文转自:复旦校友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