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颁奖仪式)
为了推动宪法学学科发展,培养更多法学青年人才,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李昌道先生的学生等发起、设立了复旦大学“李昌道学术基金”,目前下设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
该奖学金旨在鼓励本科生学习宪法学和比较宪法、深入宪法学领域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宪法和法治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以本科生宪法学领域课程成绩和书面提交的宪法学或比较宪法领域论文为评定依据,向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中宪法学领域课程成绩优异并具有一定学术能力者颁发奖学金。
2018年12月4日,第一届复旦大学“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俱乐部隆重举行,这一天也正好是我国第五个“宪法日”。1954年的12月4日,我国第一部宪法正式通过,代表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正式确立,国家有了“根本大法”,具有深远的意义。
(季立刚教授主持仪式)
颁奖仪式由李昌道教授学生、复旦大学法学院季立刚教授担任主持,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志强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胡华忠老师、李昌道教授学生代表栗春坤老师等各界校友出席颁奖仪式。
(李昌道教授学生、各界校友齐聚一堂)
王志强院长对李昌道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场的嘉宾和本科生们介绍李昌道教授辉煌的学术成就。胡华忠书记鼓励同学们学习李昌道教授的学术成就和科学精神,感受李老师的“大智慧”。
(王志强院长致辞)
季立刚教授对“李昌道学术基金”的设立情况以及首届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的评选和获奖情况作了介绍。
栗春坤老师作为李昌道教授众多弟子的代表致辞,他回顾了在学生时代李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他说道,李昌道教授心系教育事业,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复旦精神、科学精神。
(栗春坤老师致辞)
首届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共评选出八位优秀本科生分别获一、二、三等奖。李昌道教授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并赠送自传回忆录《长日留痕》。一等奖获得者吴青曜同学代表获奖学生向李昌道教授和“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表示感谢。
(李昌道教授为获奖学生颁奖)
(吴青曜同学代表获奖学生发言并致谢)
李昌道教授在颁奖仪式的最后进行致辞。首先,他对获奖学生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他说“看到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老师最高兴的事情”。
随后,李老师分享了自己研究外国法律史和宪法学的经历,并列举了自己研究宪法的四个例子:从撰写主题为“研究孙中山先生的《临时约法》”研究生毕业论文,到利用教学之余研究美国宪法发展历史并出版《美国宪法史稿》;从调任香港参加了基本法的制定工作,之后用二十年的时间长久研究香港法,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会,建议按照《宪法》第六十四条严格修宪,被全国人大采纳。李昌道老师的专业虽是外国法制史,但正因为“宪法重要”和“对宪法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李昌道教授一直把宪法放在心中。
最后,李老师强调宪法必须“有形化”。宪法不只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应当致力于明晰宪法与司法、经济、文化的关系。
(李昌道教授致辞)
(获奖学生聆听李昌道教授教导)
李昌道教授系我国著名法学家,生于1931年,九三学社成员,曾任复旦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和单一法律学科法学院的首任院长,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新华社香港分社高级研究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他秉持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理念,参与“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一国两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彰显了一名学者的辛勤付出与历史担当;他作为民主党派人士,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事业;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单一法律学科法学院的首任院长期间,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经不懈努力,使复旦大学法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李昌道教授出版著作有:《美国宪法史稿》、《美国宪法纵横论》、 《当代西方经济法制制度》、《香港基本法透视》、《香港法例二十章新解》、《香港政治体制研究》、《香港政制与法制》等。
发表论文有:《美国总统弹劾制的研究》、《对中美宪法的几点看法》、《世贸法律规则和中国司法审查》、《香港基本法政治体制设计的基本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去基本法系列谈》等。
建议案有:《请严格按照现行宪法第64条规定的修宪程序修宪建议案》、《关于增进内地和香港法制沟通建议》、《入世后,正确把握透明度原则和保密的法律关系建议》等。
(李昌道教授在颁奖仪式现场)
附: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李昌道宪法学奖学金”获奖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等奖
吴青曜:《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路径分析——以齐玉苓案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比较为视角》
二等奖
祝玉盈:《宪法环境权之理路与架构》
徐杨振翮:《对高校校规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以宪法对高校“学术自由”的保障为视角》
三等奖
严晓悦:《简论中美宪法对商业言论的保护》
李幸洁:《浅谈宪政视野下的村民自治》
陈彦廷:《“五四宪法”与新中国初期的法律工具主义思潮》
姚一凡:《论宪法中艺术自由的深层张力——以“葛宇路事件”为切入》
黄宸:《检察体制改革后检察院体系的宪法定位》
撰稿 袁晓妍 孔寅长
摄影 郭嘉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