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新闻
老同学变新同事 记复旦法律人在上海金融法院
时间:2018-11-30 09:11    点击次数:

前言:近年来,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创新活力强劲。金融创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伴随着风险的溢出。金融法律存在滞后性,一些细分领域出现问题后,就需要利用金融业现有法律法规,基于金融业客观规律,对案件进行专业审判。

2018820,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成立。设立上海金融法院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服务保障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的需要,更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

820日至1126,在上海金融法院挂牌后的百日里,有两组数据形成鲜明的反差:一是受案1600多件,标的额近200亿元;二是全院仅1名院长、两名副院长、9名行政人员、29名入额法官、33名司法辅助人员,人员配备不到标配的70%……


复旦大学法学院为国家培养优秀法律人才,向社会输送着大量专业型业界先锋。上海金融法院的成立吸纳了为数不少的优秀复旦法律人,这其中有十个人的名字尤为特殊。数年前他(她)们的名字曾共同出现在复旦大学法学院校友名册上,彼此互为相知相伴的同学;十年后,她们的名字再次产生紧密的联系,这一次,他(她)们是上海金融法院法官团的一员,更是“并肩作战”的同事。

单素华,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复旦大学法学院1994级国际经济法双学位校友

竺常贇,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复旦大学法学院2003级在职法律硕士校友

符望,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复旦大学法学院1994级本科、1998级法学硕士校友

王承晔,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审判长,四级高级法官。复旦大学法学院2009级在职法律硕士校友

范德鸿,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员,一级法官,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1993级本科校友

朱颖琦,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员,一级法官,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2006级法学硕士校友

盛宏观,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员,一级法官,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2003级本科、2007级法学硕士校友

沈竹莺,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员,一级法官,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2000级本科、2004级法学硕士校友

徐玮,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庭审判员,一级法官,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院2002级本科,2006级法学硕士

各自岗位各执其能

校友单素华的另一个身份是证券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3:3:3的比例,上海金融法院组建了8个专业化金融审判团队。在院级层面,成立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案件3个法官专业委员会,对内加强裁判标准统一,对下进行业务指导,对外开展沟通协调,全面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

100天里,有外地律师和当事人想方设法把管辖地放到上海,也有把几个合同放到一起,让标的额达到上海金融法院管辖额度的,侧面说明我们的审判是被认可、被期待的。单素华说。

为了让当事人进一步感受专业、便民、高效的司法作风,上海金融法院将多项诉讼服务职能整合前移至立案窗口,实现诉讼服务从零散走向集中、从后台走向前台的转变。诉讼服务中心设置12368、微信自助立案以及网上立案服务。立案窗口使用中英文标识,法院简介及管辖规定均配置中英文版本。立案大厅专门设置卷宗扫描司法辅助窗口,立案时即实现同步扫描案卷,便于审理法官快速阅卷,进行无纸化办公。
“立案窗口推出的诸多便民措施,整合了多项诉讼服务功能,为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尽可能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更好地服务金融审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符望说。
“刚开张时,立案庭压力最大,诉讼服务中心等候区坐满了人。文员、仪器还没全部到位,我手忙脚乱生怕出纰漏,幸亏有同事们帮衬。碰到棘手的问题,大家都主动拿本子记下来,下班后汇总,一起想解决办法,现在已经完全步入正轨。描述起同事们工作时的鸡血状态,徐玮满是赞叹。
上海金融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提升金融审判司法公信力,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成立百日能够交出满意答卷的上海金融法院,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法律人不懈的努力以及夜以继日的付出。复旦校友能够置身其中,身体力行服务社会,贡献自我的精神也正是复旦法律人永不磨灭的番号





本文文字图片部分引用于今日头条法人杂志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