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新闻
我院校友周兰萍获评上海市第六届优秀青年律师
时间:2019-09-25 01:09    点击次数:


周兰萍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中共浦东新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党代表,上海律协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度“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上海市第六届优秀青年律师、2015年建筑时报/ENR“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2013-2014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从27岁就成为当时事务所最年轻的合伙人,到获评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再到入选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专家、成为PPP和投资领域仲裁员,我一路走来看似十分顺利,很多人把这归为运气。但我心里明白,没有什么运气是毫无缘由的,而我一直致力于这四个关键词:专业、团队、平衡和公益。


专业 成就事业

二十年前初入行时,我也曾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从最普通的民商事咨询和诉讼做起,每次获得客户的肯定,内心便充满喜悦,当然我也饱尝过败诉的挫折和艰辛,一路跌打滚爬,才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工程和投资领域专业。在定位于工程专业之后,我也经历了几次业务细分转型,从最熟悉的工程业务逐步转到基础设施领域的BT业务再到后来让自己大展身手的PPP业务,随着年龄和资历一起增长的是眼角的皱纹和头脑中的智慧,但从未改变的是认真做好每一个业务、服务好每一个客户的初心。二十年如一日,我首先力求做好每一个项目和案件,在实践中将专业做得不断精深;同时不断总结提升,写文章、写书、讲课。很多PPP项目都需要我去出差,有一些几百亿元的地铁高铁等交通运输PPP项目、片区开发PPP项目,在关键节点前都要求主办律师带团队驻场服务,其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协调的问题都非常多。有一个项目,我和团队顶着压力、连续奋斗二十多天直到项目顺利落地。项目进行的这一个月,我的体重骤减……


曾经有好几年,我的年飞行次数都大于一百次,成了同事眼中不折不扣的“空中飞人” 和工作狂人。这样的安排辛苦吗?当然!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并未觉得特别辛苦,当时觉得自己很是充实,回过头来想想,这样是倒逼自己在专业上不断成长。


在一路跋山涉水中,我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意志变得更加坚毅。一路上满怀热忱,我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深耕不辍,从不轻易放弃或改变。

这是一个专业律师的自信,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骄傲。是专业化成就了我的事业。

团队 使能量最大化

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稳。无论在工程、在PPP 的咨询,还是在争议解决中,单靠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只有合作才可以将所有人的能量和能力最大化。我很幸运,因为我能一直感受到身边合作律师、合作团队、合伙人的力量,通过和所内多位合伙人以及PPP领域跨界专家们的合作和交流,我不断拓宽视野,逐渐从习惯性判断风险的律师思维,转换为一个有PPP乃至投融资领域行业经验的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思维。


我在律师执业道路上愈发向前,便愈发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而我事业上的最佳搭档,是我的亲姐姐——周月萍律师,所内同事和业内朋友都把我们称为“中伦姐妹花”。十几年来,我们一直紧密合作,既有专业分工,又共同带团队做业务、服务客户、开展业务研究。我们针对刚毕业的年轻人建立了非常好的学习培训体系,团队小伙伴有一半人都跟随团队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团队学习能力和执行力都很强。

通过团队的分工合作,我个人的能量和价值实现了最大化。


平衡 让家庭和事业相辅相成

作为一名女律师,我常被问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我是幸运的,因为无论我身处何处,一直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些年,我一直忙忙碌碌,飞来飞去,行李箱整理到随时可以拎包走人的程度,工作时常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处于童年、顽皮可爱的儿子。有时回到家,儿子会缠着我给他讲故事。有时我要出差,他会表现出对我的依依不舍。好几次出差,我都从上海飞广州,然后从广州深夜返回上海,第二天下午还要再飞到北京,虽然深知这样密集的出差安排最好直接从广州飞北京,而我总是想先回到上海家里,只为了抱一抱儿子,摸摸他可爱的小脸,哪怕陪他说一会儿话,也能让我的心理得到安慰。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逐渐长大,越来越懂事,而我也逐步掌握了工作和生活协调的能力。


疲惫时,还有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家庭在等着我,这一直是我前进的力量,也使我成为一位更好的职业女性。


公益 用专业回馈社会

2014年2月,我担任了浦东新区女律联会长。随着社会职务的转变,我的视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再将律师的职责简单地视为做好业务,而是从律师的社会担当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责任。

之前常有女律师上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但我渐渐感到零散的服务不足以发挥律师群体最大的专业能量。为了让律师的公益工作更加可持续,我们主动与妇联对接,通过参与妇联的政府购买法律服务,逐步搭建起两个互联互通的平台,让“散户”汇集到各自的平台上,实现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律师们也得以有组织、有回馈地开展公益事业。


自2017年初担任浦东新区法制宣传志愿者协会会长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引发社会矛盾甚至恶性犯罪事件的很多根源问题。作为女性、作为母亲,我意识到教育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决定策划一起跨法律与教育、兼顾职业身份与母亲身份、家庭学校与社会多重视角的论坛对话。2017年9月,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作为浦东新区女律联会长和浦东新区法制宣传志愿者协会会长,策划举办了一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教育主题论坛,收获颇丰,形成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2019年3月,我有幸当选浦东新区女性人才促进会会长,带领的女性群体从女律师扩大到女教师、女医师、女法官、女检察官、女科技工作者等更多领域的精英女性。我想在这个平台上,把我关注的教育话题继续推广下去。


我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职业人存在,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存在。稍有余力时通过公益回馈社会,用自己的影响力传递正能量,是我一直的追求。但工作的繁忙让我在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禁思考,如何把工作和公益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用一份力量做两件事情。



我选择把环保与教育相结合。

2018年底,周月萍律师策划了一场环境资源论坛,我凭借参与生态环保PPP项目的实务经验包括参与世行贷款宁波厨余垃圾PPP项目的法律咨询经验、多个生态治理PPP项目咨询经验以及受财政部PPP中心委托作为牵头人参与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合同和垃圾处理PPP合同两套示范文本的起草经验,帮助指导论坛中的垃圾处理PPP和水环境治理PPP环节的发言。我从北京仲裁委张皓亮处长发言中得知该委要处理环境资源案件的大数据,更从公益组织自然之友环境法律顾问葛枫部长发言中体会到环境公益诉讼的种种艰辛和公益组织坚持不懈的努力。葛枫部长的反思“作为一个母亲,除了抱怨,我们还能为改善孩子未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让我的内心有很大的触动。

2019年5月7日,我应邀至北京仲裁委为“生态环保PPP”论坛发言。5月11日,我在中伦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发起并主持论坛,和投资界的专家一起探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随着年龄增长和处于对儿子即将步入青春期的考虑,已没法再成为一个年飞行一百多次的“空中飞人”,但我对专业的执着、对孩子的关心,则通过用专业做公益的方式来回馈社会。因为选择了坚定专业、团队、平衡和公益这四个方向,现在的我无比充实,也无比自信。

本文文字图片引用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律协